12月29日,为期一个月的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教育集团第27届教育研讨会——“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的校本实践”圆满落下帷幕。七中育才教育集团全体教师齐聚东湖校区博雅厅,共同参与本次研讨会闭幕式。本次活动由教育集团副校长臧玲主持。
回顾:研讨展风采
闭幕式在学生管乐团、民乐团的精彩合奏中拉开了帷幕。热烈的旋律在空中回荡,独具魅力的音符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教师,同时也带动了现场氛围。
教学路漫漫,研途皆风景。1个月精彩纷呈,14个学科锐意精进,42堂高质量好课,从锦江之滨到东湖之畔,从水井坊到谢家湾,东到银杏,西至汇源,横跨四区,联动成渝。1个月的研讨场景汇集成一段数字故事,带领大家回顾了研讨会的点滴瞬间,每一个瞬间都让人动容,每一堂好课都令人回味。研讨会期间,各学科教研组围绕研讨会主题开展的系列性学科研讨活动,彰显了不同学科的风采与智慧。
收获:成长绽光彩
本届教育研讨会上,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呈现了精彩的课堂展示与专题分享,闭幕式上,集团领导分别为2位专题分享教师、35位献课教师进行了颁奖,表彰他们对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卓有成效的思考与实践。
银杏校区执行校长王蓓代表学校致颁奖辞,她赞扬老师们勇立潮头,勇于突破,敢于担当,将课程理念融入教学实践,让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愿老师们继续以教师之名,书写无悔的青春华章,用智慧与爱心,在国家课程这片育人沃土上续写辉煌。
东湖校区生物教师杨海欧作为献课教师代表作了题为《我的课堂变形记》的分享发言。杨海欧老师分享到,磨课过程,她经历了“四个变”,一“变”:改变教学理念,将课堂重心从“教”走向“学”,从“分”走向“人”;二“变”:改变问题设置,课堂上的“开放性问题”更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三“变”:改变活动设计,有挑战性的任务才是学生喜欢的,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变”:改变互动方式,用好课堂互动本,助力学生学会深度地书面表达。
“育才味不仅是卓越味,更重要的是团队味。”群策群力凝智慧,团队磨课促提升。本次研讨会展示课例,不仅是教师个人风采的展示,更是集团各校区教研力量基于深度思考与实践进行的宝贵探索。在闭幕式上,学校对参加本次研讨会的35个磨课团队表示诚挚的敬意,并为其颁奖。
汇源校区执行校长郑艳代表学校致颁奖辞,表扬磨课团队默默无闻的奉献和付出,不计较个人得失,在诸多日夜中一起探讨、沟通、完善,让每一堂课都能焕发新意,让每一次教育实践都能充满收获。愿磨课团队的精神和付出能够启迪更多的教师,一同开启高质量教育的新时代。
水井坊校区英语教研组梁娟组长以《好课是“磨”的哲学》为题,代表磨课团队回顾了备战历程。梁娟老师认为“磨”总共有三个层面。一是“磨”出育才标高和特色;二是“磨”出团队的成长,在教备组长、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三股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最终能达到“1+1+1>3”的效果;三是通过“磨”超越自己。“磨”的策略包括行动研究、有依据地评课、结合评课结果不断反思。梁娟组长认为,磨课展现了育才人的帮扶力量,她也希望未来育才人能越磨越闪亮,越磨越成长。
引领:高位明方向
研讨会不仅是一次总结,更标志着新征程的开启,需要更高位的引领。七中育才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吴明平总结本次研讨会并作了题为《转变学习方式,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的主题报告。
吴书记首先用四个“最”概括本次研讨会的成果:持续时间最长,卷入教师最多,研讨氛围最浓,变革期待最高。接着,吴书记以“面对当今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热点、难点、痛点和关键点,教师需要理清逻辑、科学研判、精准攻坚”为切入点,提出2024年需要转变学习方式,这关乎国家未来,关乎国家命运。而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需在以下十个方面着力:一是让“学习金字塔”指引大家不断转变学习方式;二是把转变学习方式的课堂研讨常态化;三是基于“六课”的学科研讨再聚焦、再常态、再提质;四是让失宠的国家教材重新走到课堂学习的中央;五是亲手原创属于自己的新教案、新课件;六是把师生从《学案》中解放出来;七是让“书面互动、深刻表达”成为育才师生的一种习惯、一道风景;八是让作业本在教室里飞起来;九是严肃认真地把“自主作业日”落到实处;十是把10%课时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落到实处。吴书记的报告深刻诠释了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并为学校的奋斗指明方向,更加坚定了育才人的教育理想。
高质量的课堂才能赋予教育更鲜活的生命力,这也是一代代育才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2024年,我们初心如磐、继往开来,让真理和信仰在育才辉映。2024年,我们立德树人、培根铸魂,让梦想和使命在育才澎湃。2024年,我们卓越永续、薪火不辍,让传承和创新在育才交融。2024年,师生同德同心、同向同行,让勇毅和担当在育才闪耀。2024年,我们姿态昂扬,步履铿锵,让教育的芳华在育才镌刻。让我们携手并肩,昂首阔步,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