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一园皆历史,一庭一景显芳华。漫步在九十三岁的大同校园,仿佛目之所及的每一处景致都在向大家诉说着她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办学底蕴,诉说着大同文化育人的力量。无数次穿过的各美楼、成美楼、共美楼以及和美楼,无数次漫步的中庭小园,承载着大家青春记忆的大榕树……见过四时之景不同的校园,却道不出部分校园文化地标的名字。
你可曾想过,赋予大同校园里这些默默陪伴你最美年少时光的校园文化景致,一个独属于它名字?今天,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正式向全体大同人发出“校园景致命名征集令”,召唤各位“才子佳人”,用你的情感与创意,用你的智慧与文思,为大同校园里这些尚未命名的文化景致起个响亮悦耳的名字吧!
一、待命名的大同校园文化景致介绍——“四园、四路、一广场”
(一)四园
1、大同广场左侧

挺拔的钟楼与典雅的礼堂毗邻,前者勉励学子,岁月不待人,争做追梦人。后者鼓励学子用心灵的眼睛发现艺术,用艺术的才华美化心灵。钟楼下,听沧海新颜洪波涌;礼堂内,展大同学府艺德馨。“种下一棵树,厚植廿中缘,延续大同梦,传承家国情”。在校党委的引领下,学校植物造园专项小组在该园种植了18棵桢楠,寓意“十八而志,十八成人。”
2、大同广场右侧

该园正对拟建校史馆,毗邻慧行楼(综合实验楼),园内“新苗向上”雕塑是由上世纪80年代师生共同设计,从老校园搬移至此,保留至今的唯一雕塑。青春健美阳光的大同少年,站在大同校园运动场环形跑道上,正张开双臂热情的拥抱太阳,头顶有白鸽飞过,象征青春梦想的放飞。学校植物造园专项小组在此栽植了10棵桢楠,寓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3、各美楼、成美楼(AB栋)中庭

这是藏在各美楼和成美楼之间的静谧之处,远闻淅淅水声,近看是太湖石叠山理水而成的庭院小景,池水中锦鲤相嬉戏,自由穿梭在假山之中,大同学子可在此放松心身,休闲娱乐。
4、共美楼、和美楼(CD栋)中庭

这里有当年老校园新苗楼庭院内”柑枳园“原址保留的一棵老槐树,这棵槐树见证二十中的发展历史,如一位寡言持重的老者,温和地看着这座学府的百年兴盛。平时大同学子喜欢在园内朗读、交流,字里行间洇染上草木生灵的踪迹,是学生课间互动的自然空间。
(二)四路

1、学校正门至学生食堂道路
2、礼乐楼至慧行楼(实验楼)道路
3、学生食堂至学校侧门道路
4、慧行楼(实验楼)侧面道路
(三)一广场

这是学校一处“隐秘的角落”,花草相伴,树林茂密,曲径通幽处,该广场坐落在和美楼侧面,宽大的广场平时用于乒乓球场,大同学子们在课余时间可在此休闲娱乐。除此之外,该广场还用于学校各类活动的举办场地,比如今年的星秀联盟决赛首次在此举办。
二、征集明细
(一)命名征集对象
成都二十中全体学生、教职工、退休教工、历届校友,以及关心支持成都二十中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
(二)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3年11月23日(下周四)
(三)命名规则
1、简洁凝练,富有内涵及文化底蕴,突出大同特色,契合学校“人人为公 天下大同”的办学初心,“情智并育 慧行天下”的办学理念。
2、命名体系统一规范,采用汉语命名,包括名称、释义两部分。如果引经据典,应标明出处,命名时要附有对设计进行的阐释。

征集二维码
三、学校“大同”文化
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始建于1930年,由川军爱国将领李则民创办,是金牛区教育局直属的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一所中学。九十三载风酝雨润,薪火相传,成都二十中秉大同之理想,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三易校名,四迁校址,经数代人奋斗,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
“大同”信念:人人为公,天下大同。
“大同”思维:纳情于理,知行合一。
“大同”人格:责任、担当、平等、和谐。
教育理念:陶冶性灵、启迪心智、关注未来。
办学理念:情智并育、慧行天下。
育人目标: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为拥有大同人格、身心整全、情智双优、适应未来的时代创造者。
校训:坚韧、沉稳、向善、大同。
校风:厚德明理,励志笃行。
教风:勤谨执教,以情化人。
学风:尚礼竞秀,求知同光。
四、学校大同·育人品牌
基于学校近百年“大同文化”精神和时代使命,近年来,成都二十中构建了立体高效的“大同·育人”品牌。“以大同校园环境陶冶人”是构建“大同·育人”品牌的重要基石,也是具体实施路径之一,成都二十中以彰显学校文脉的物质环境陶冶人,让校园一砖一瓦显真情,让墙壁、黑板、橱窗会说话,在潜移默化中达到陶冶情操、启迪心智的育人效果。
建筑形态彰显学校文脉。传统建筑+书院元素的建筑形态,川西韵味和20世纪三十年代建筑风格的融合,彰显出成都二十中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办学底蕴和地域特色;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格局,点线结合、灰白相间的建筑体,散发出厚重的文化气息;校园大门形状诠释学校创建历史;外显的艺术和运动元素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智慧校园的顶层设计规划反映“环交大智慧城”功能区的地域特色和办学愿景。
特色场景营造典雅氛围。打造特色场景来衬托二十中典雅氛围,如钟楼等地标式建筑对师生产生强大辐射力和感染力,新校园场馆建设和设备配置充分考虑本校传承多年的高雅新春音乐会和毕业歌舞晚会需要的空间场景,让大同学子接受艺术熏陶同时,潜移默化中养成爱国、爱校、崇德尚美等良好的行为规范。校园孔子雕塑、创始人办学场景、大同门、大同广场等均彰显二十中特色文化和深厚的办学底蕴。独具特色的美术陈列馆、楼道特色场景、让大同学子每天都能美感十足。
独特符号呈现校园之美。又如二十中大门上方四块浮雕诠释学校三个时期的办学历史(四迁校址,两易校名)和理念(第一阶段:人人为公,天下大同;第二阶段:陶冶性灵,启迪心智,关注未来;第三阶段:情智并育,慧行天下)。用办学理念提炼的校园文化符号指引校园内道路、广场、楼宇、绿化等功能区的命名、标牌设立和路标指示说明等。
以汝之匠心,冠以大同校园景致之美名,遇见大同,成都二十中期待你慕“名”而来,一“名”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