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四川大学的国学专家舒大刚教授走进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慷慨捐赠凝结其团队十年心血的《巴蜀全书》系列成果——一套共数十册的珍贵文献。喜好读书、热爱学习的青年教师们参与了赠书仪式,并聆听了舒教授的专题讲座。活动由教师发展学院何玉明主任主持,水井坊校区臧玲常务副校长参加了赠书仪式。
首先,舒大刚教授与水井坊校区常务副校长臧玲共同为捐赠的书籍揭幕。接着,臧副校长代表学校向舒教授致以诚挚的谢意,并向舒教授赠予了鲜花和捐赠证书。
舒教授表示,看到朝气蓬勃的七中育才如此重视中华文明的精神遗产,他非常感动。传统文化常被视作“故纸堆”,与“网红”等流行文化绝缘。而自编纂《巴蜀全书》这一国家级重大项目和四川省重大工程立项以来,正是一群坚守初心的学者在花花世界的冲击下,潜心钻研、细心校勘、精心构筑体系,饱尝酸甜苦辣,才形成了近3亿字的阶段性成果。
他调侃到,虽然学者们将青丝熬成了白发,又从白发熬到没发,但大家始终相信自己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收获的成果也不负十载的坚持。因此,舒教授鼓励七中育才的青年教师:教育是人类亘古不变的需求,年轻的朋友要坚信自己的选择,认准这一条路走下去,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便能不愧对此生。
舒教授发表即席感言后,臧玲副校长再次向舒教授团队表达了来自七中育才的衷心感谢,向“一辈子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舒教授致以敬意,并表示这样的“匠心”值得所有七中育才人学习。
臧副校长勉励七中育才的青年教师,不仅要扎实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还应该广泛地涉猎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等内容,尤其是走近中华传统文化,厚重自己的人文素养,做爱读书、会钻研的教师,继而以这份“匠心”培养出好读书、喜钻研的学生,因为“教师的高度决定了学生的视野和境界”。
同时,她还指出:教育人还要保有“诗心”,要似舒教授团队这般耐得住寂寞,熬得住喧嚣,始终怀有浪漫的教育情怀,做“四有好教师”,做人类精神文明的学习者、继承者和发扬者。
在接下来的专题讲座上,舒教授鼓励青年教师广泛阅读,多读经典。舒教授还提到,七中育才的青年教师们还要积极地了解独具风格的巴蜀文明。巴蜀之地孕育出了有“西道孔子”之称的思想家杨雄、“赋圣”司马相如、“诗仙”李白、宋元数学四大家之一秦九韶,以及合称为“三苏”的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等,可谓大家辈出,代有才人。青年教师恰可利用好赠予学校的这一批整理记载了巴蜀之地民族风貌、风雅韵士和各领域精妙思想的《巴蜀全书》,挖掘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代入课堂,把课上出巴蜀风味和成都味道。
与国学大咖的近距离接触,青年教师们无不被其博学多闻与专心致志而打动。以培养“卓尔不群,大器天下”的人才为目标的七中育才人,定能将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进行到底,提升个人修养。用古籍中的缤纷故事与先哲智慧点亮课堂,让书卷气点缀七中育才学子的活力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