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家“五育并举”政策,根据上级教育部门关于延时服务和减负政策要求,提质增效,培养学生个人素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今年2月以来,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初中部进行了分年级课后服务提质工作探索。按照学校教科室发布的《大同典雅课程方案》相关规定进行安排布置,学校开设多学科多视角多种特色的选修课,包括四雅选修课,如仪雅的《礼仪服饰》《活动主持》等;高雅的《小四弦》《大同合唱团》《诗歌咏流传》等;博雅的《美食与地理》《行走的历史》《多彩化学》等;创雅的《舞龙舞狮》《竞技排球》《花样跳绳》等学生竞技或者素养提升专项训练。其中,还包括各学科拓展专项训练以及新春音乐会、夏季歌舞晚会、艺术体育社团节等融入多种课程的综合课程。
通过设置仪雅、高雅、博雅、创雅四雅课程的目标、内容,突出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涵盖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美、信息、语文、数学、物理、外语、化学、心理、安全学科组等24门选修课程,大力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为进一步完善大同四雅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曹继彬、徐红敏:生物与实验

陈柯剑:初阶辩论

邓苒:大同小四弦

伏丽:历史影视剧作品鉴赏及表演

高守良:国内外时事述评

黄蜀燕、倪春燕:机器人创意编程

雷诗意:心理影视与手作愈疗

李冬颖、姜轶、郦嘉老师与四雅课程学生表演后合影

李冬颖:大同合唱团

李祥:动画制作与趣味科学

李怡林:茶与中国文化

曲桂艳:动漫创作

四雅课程在音乐会演播中

万晓琴:美食与地理

吴雨:旅游地理

小四弦与古筝表演

徐红敏、许晓玲:生物学素养

徐颖:生活中的法律

许政:竞技篮球

杨超:舞龙舞狮

杨骋翰:趣味篮球

叶韬:美术素描

张劲松:探访千年古迹,学习成都历史

张硕:影视里的心理学
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将不断拓展校本课程,使之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强有力载体,让丰富多彩的课程伴随学生共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