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校“融合课程”项目的深入研究,有效提升学术建设水平,2022年3月8日,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举行了“北溟沙龙”活动。《四川教育》杂志社副主编王建强莅临指导,就“如何开展融合教学、融合课题研究”以及“如何将自己的经验转化为学术成果”进行交流。学校入职三年的年轻教师以及项目有关人员参加。

学校谢江林副校长介绍并感谢王建强专家到校指导,本次活动在热烈互动的气氛中拉开序幕。

教科室段贵洲主任介绍了学校融合课程育人情况,向专家汇报了以“学科内融合课程”“跨学科融合课程”“生活融通课程”为构架的“三维五项”融合课程体系,就研究与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向专家咨询。第一个困惑是“如何抓住融合课堂的切入点?”,专家强调要以学科为本位,寻找与其他学科有关联的点,不能为融合而融合。第二个困惑是“如何上好融合课堂?”,专家指出需要完善本学科知识体系,跨学科、跨学段进行教学整合,关注课堂教学成本,追求“为未来而教”“为未知而学”的境界。第三个困惑是“如何量化对学生的评价?”,专家指出要设计科学的量测表,兼顾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多元评价。

教师代表庄立老师、尹莉老师也就研究中的疑惑主动向专家请教。针对庄立老师提出的“如何整体构建融合课程”“融什么怎么融”“如何找到融合的支点”等问题,专家建议从“以学科为基点,以案例为支撑,以项目为方式,以统整为手段”四个方面进行课题架构。就尹莉老师提出的撰写课题申请书中的“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法”问题,专家也做出了清晰到位的指导,并对与会的青年教师就经验转为规范的学术文章进行点拨,以自己亲身经历勉励大家多读书、多研究、多写作。

最后,谢江林副校长代表学校对专家的指导表达了由衷的感谢。王建强专家享誉西南,撰写专著三本,在各大报刊发表文章三百多篇,他的“融创教育”研究获得了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相信新学期的“北溟少龙”活动,以专家为引领、指导,必然会为学校的学术研究氛围营造带来新的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