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来说,“如何教”是教师面对幼儿最基本的问题,而“如何研”却是教师面对自己、面对活动最基本的问题。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从2016年至今,持续开展了五届科研新手培训,两届教师“微课题”成果评比,微型课题对促进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着显著的效果,教师在研究中也能收获巨大的成长。
为了让更多教师了解幼儿园“微型课题”的研究方法,快速成长为研究型教师,2021年1月26日,成都市第五幼儿园教育集团开展了“教师微型课题”专题指导会,青羊区教科院专家曹艳老师莅临了本次专家指导会。

本次专家指导会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集团总园的老师在线下参与专家指导现场讲座和案例分享,各个分园的老师则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在线上倾听专家讲座以及参与分享。
保教主任郑丽梅老师向大家隆重介绍了曹艳老师,并阐明了“教师微型课题研究”对于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接着,曹艳老师做了《幼儿教师如何做小课题》的专题讲座,从“为什么要做小课题?”“怎样写课题方案?”两个方面介绍幼儿教师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进行微型课题的研究。曹老师指出,微型课题的特点就是“小、实、新”,抓住一个小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曹艳老师以五幼李倩老师的研究报告《以光影主题为例探索支持中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为案例,从研究报告的题目、目标、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方面,向老师展现教育研究的实操过程和书写规范,老师们也通过倾听曹艳老师对实际案例的剖析,将刚学习到的研究报告撰写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相结合起来,加深了对教育研究和研究报告撰写的理解。

最后,成都市第五幼儿园园长闵艳莉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彩总结,相信通过本次专家指导会,成都市第五幼儿园的教师能将科研的思维带入到今后的教育实践中,在做中学,在教中研,学研共进步,促教新成长,学会用“课题思维”开展活动,不断反思与提炼,努力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