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年龄较小,缺乏对某些人、事、物的辨别能力和应对能力。如遇见拿着零食、玩具诱惑小朋友的陌生人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为了加强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进一步提升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温江区政通幼儿园花毛茛班开展了一次“不跟陌生人走”的安全教育活动。
此次活动的地点是在幼儿园班级内,老师做完游戏后,请小朋友安静坐在位置上等待,老师假装有事离开教室,不熟悉的“陌生人”进入教室,通过和小朋友对话,试图让小朋友跟她走。面对班级老师不在而遇见陌生人的情况下,花毛茛班的小朋友具有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
“陌生人”见到小朋友,拿出小朋友最喜欢的贴纸和零食,再次试图让小朋友跟她走。用对小朋友们具有诱惑力的零食玩具引导小朋友跟着走是陌生人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几个小朋友出现了犹豫,这时候陌生人往往容易得逞。

老师回到了教室,“陌生人”离开了,花毛茛班的小朋友叽叽喳喳说起来。老师请小朋友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让小朋友们观看《不跟陌生人走》的视频,巩固加深幼儿印象,拓展延伸了其他情况,最后进行总结陈述。

本次活动采用典型性情景活动,让幼儿作为情境活动的主体,通过在情境中活动,实现了经验的积累。小朋友们不跟陌生人走、不受陌生人诱惑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所增加,特别是面对陌生人的礼物引诱能够做到坚持不跟陌生人走。同时小朋友们也知道了遇见陌生人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了解和掌握了一些与陌生人相处的方法,如陌生人给的礼物、零食不能要,不能带陌生人回家、被陌生人拉住时大声呼救、不擅自离开爸爸妈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