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市双流区彭镇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嘴里,时常会听到孩子说:“我们不能太近,要保持1米的距离哦。”孩子们是否保持了1米的距离呢?仔细一看,孩子自己理解的距离有长有短。于是,孩子们开展了“1米到底有多长”的讨论。
开学初,幼儿园门口都实施起了“一米”排队线,借着这样的教育契机,大一班小朋友们进行了关于“一米线”的探究,在发现、感知距离的同时也提高了自我防护意识,为学习和生活做好防疫准备。
老师们在教学活动中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孩子的回答,都是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收集资料和调查发现得知的结果。
寻找幼儿园的“一米”
孩子们分成6组,开始用卷尺寻找幼儿园中的一米,有的找幼儿园的柜子,有的找幼儿园的黑板等,都在尝试通过测量找到“1米”。
寻找生活中的“一米”
孩子们很高兴地回家找“一米”。孩子寻到了自己使用的书桌有一米,自己家的鱼缸有一米,自己家的长板凳有一米等,去医院检查的时候排队要保持一米,生活处处都有“一米”。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测量,让孩子以测量的数学现象为中心,在学习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中,让孩子自己操作动手来寻求答案,让孩子真正了解测量的数学价值,这样孩子们会发现数学竟然离我们这么近。
有的“一米”只代表“一米”的长度、宽度或高度,有的1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用处。幼儿园里的“安全距离一米”,可以预防病毒的传播;体育课的1米线,可以让游戏不拥挤。
“1米”是最美的距离,“1米”是安全的距离,“1米”的距离体现的是尊重,守护的是健康。了解一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把学习到的自然测量方法运用到生活中。有爱的“一米”文明线,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