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羊区小学科学第二联组教研活动在成都市少城小学举行,成都市彩虹小学王钰珊老师执教的《风的作用》展示课例,以创新的教学设计和生动的课堂生成赢得现场教师赞誉。
课程以“揭秘魔鬼城形成之谜”为情境主线,通过创设“现象观察—实验探究—模型建构”的学习路径,引导学生理解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学中,王老师巧妙整合纪录片资源,创新设计模拟实验,让学生在观察风蚀现象、分析地貌演变中构建科学概念,其“现象—证据—解释”的探究式教学策略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实证思维。



王老师所在的区名师工作室陈莉、孙林灵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并针对实验可视化难点提出关键建议。
联组组长陈莉老师特别肯定王老师“用简单材料揭示复杂原理”的设计理念。参与教研教师纷纷表示,这堂课为落实新课标背景下的科学实践提供了鲜活范例。
本次展示课的成功离不开彩虹小学科学组全体教师群策群力,反复优化实验方案,精心准备实验材料。从材料筛选到教学设计,每次调整都凝结着科学组团队的智慧。高效校内教研团队通过真实课例研讨,为探索“双减”背景下高效科学课堂注入新动能,更有效促进了团队教师专业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