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党委委员、教育室主任祝真旭,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教育室学校工作部部长史国鹏一行在四川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主任李江桥的陪同下来到成都市清波小学校,就生态文明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四川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教育科科长吴昭华,成都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与对外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陈俐君,青羊区教育局德体艺卫科负责人余元戎,青羊区苏坡街道清波社区书记雷霜霜,成都市双流区怡心第一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宏,成都市成华小学校副校长廖佳秋,成都师范附属小学行政助理吴敏华,成都市清波小学校书记、校长谭小明,副书记陈斌伦,副校长刘莉,副校长王鑫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并参加座谈。

专题座谈:共探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路径
在调研座谈会上,四川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主任李江桥结合四川省生态文明教育及特色、优势项目推进情况作了专题汇报。


成都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与对外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陈俐君重点汇报了成都市在生态文明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详细介绍了环保与教育部门协同打造成都生态环境教育品牌。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教育室学校工作部部长史国鹏重点介绍了中心承办的中学生水科技比赛、美境行动等国家级教育项目有关情况及部宣教司在未来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工作规划。


在分享环节,四川省省内四所学校分别汇报了各自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特色做法。
作为“四川省绿色学校”“成都市新优质学校”,成都市清波小学校副校长刘莉以“向着明亮那方 播撒绿色种子”为主题,系统分享了学校以“美境行动”为载体,构建了“三级联动”协同机制,创新实施“七步闭环”项目式学习模式,通过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的生态教育全景图。



成都市双流区怡心第一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宏以“做有温度的生态文明教育,办有品质的温暖怡心学校”为主题,汇报了学校构建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基石的“怡心生态”课程体系,通过特色劳动课、多彩社团课及学科融合课传播生态理念,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实践,努力营造教育的良好生态。


成都市成华小学校副校长廖佳秋围绕“尚美·融合·协同—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与实践”这一主题,介绍了学校将“尚美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融合创新,依托中外人文交流项目、成都“世园会”等实践活动,充分展示了“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主人翁形象,促进人和环境和谐共生。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行政助理吴敏华以“全息生态赋能 绿色教育铸魂”为主题,分别从加强学科渗透、打造绿色校园、创设活动载体、家校社联动等方面阐述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做法。


实地考察:感受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座谈会结束后,在清波小学环保宣讲员的讲解下,调研组一行实地参观了学校生态文化建设成果。





正是这些校园里的一个个“小切口”推动了清波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大成效。青羊区苏坡街道清波社区书记雷霜霜也表示会继续加强社区学校联动,共同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打造绿色教育生态圈。



总结指导:推动生态文明教育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党委委员、教育室主任祝真旭高度评价了清波小学校的特色办学和跨学科融合教育成果,充分肯定了四川省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他对全省中小学校积极响应、紧密配合省市工作部署,并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创新、争创特色生态环境教育样板学校,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生动局面表示高度赞扬。



他希望四川再接再厉,针对当前学校环境教育的新特点、新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继续努力探索,争取推出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推动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贡献更多四川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