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学

童声演绎经典,天中附小学子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时间:2025-03-24 16:02:58  来源:成都天府中学附属小学  作者:江蕾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语言学习目标,推动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从基础教育抓起。《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文化意识”列为核心素养之一,明确学生需“用英语介绍中华文化,增强家国情怀”。

在此背景下,2025年3月18日至19日,成都天府中学附属小学三年级、四年级开展了“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大赛。活动整合语言学习、历史、艺术等学科,推动“大语文”与“大英语”协同育人,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文化底蕴的新时代少年。

童声演绎传统 舞台绽放风采

比赛现场,孩子们化身“文化小使者”,用英语讲述了一个个经典的中国故事。

20250322_011602_3517.jpg

三年级的小选手们以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分享了《愚公移山》《哪吒闹海》《年的传说》等民间故事,用英语重现了“贴春联”“放鞭炮”的春节习俗。

四年级的同学们则通过《夸父追日》《刻舟求剑》《张桂梅》等民间智慧故事及英雄人物事迹,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内涵。

孩子们亲手制作道具、设计服装,让舞台成为中西文化碰撞的奇妙空间,更有爸爸妈妈们主动参与趣味亲子配音环节,和孩子们一起带来了精彩的沉浸式“声入人心”。

学科深度探索 传播文化自信

这场比赛不仅是英语能力的比拼,更是一次学科融合的深度实践。语言学习如何超越“背单词”的框架?孩子们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文化浸润式学习

通过讲述传统故事,孩子们主动积累节日、历史相关的英语词汇,并深入理解背后的文化意义,让语言真正“活”起来。

20250322_011602_3550.jpg

跨文化思维培养

在演绎《夸父追日》《刻舟求剑》等神话、寓言、成语故事、民间故事时,孩子们深度感受了中西方“逻辑”的差异,学会用英语解释中国智慧,既锻炼了语言表达,也培养了批判性思维。

20250322_011602_3551.jpg

情感与语言共鸣

在讲述《年的传说》时,让听众感受到节日背后的情感温度,这正是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传递思想与情感。

在孩子们带来的精彩绝伦的中国故事里,大家感受到了祖国的历史、文化、伟人、名胜;聆听了精彩的中国故事,感受到了天习少年的风采。

希望通过英语讲述中国故事比赛,能够培养出“既能理解世界,又能被世界理解”的未来公民,最终实现“以语言为桥,以文化为魂,以少年之声,传中国之美”的深层价值。学校也将持续举办此类活动,鼓励更多孩子成为“双语文化小使者”,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浏览量:1836  责任编辑:杨庆虹  
0
点赞
首页
首页
推荐资讯
教育部门多举措推进健康学校建设
教育部门多举措推进健
成都玉林中学附小召开校级家委会工作会议
成都玉林中学附小召开
童心致敬火焰蓝,二仙桥学校解锁教育新场景
童心致敬火焰蓝,二仙桥
成华特校探索特需学生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成华特校探索特需学生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5019259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19〕5499-446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常年法律顾问:四川凡高律师事务所 林小明 13608177936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