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7日下午,成都市双林小学立项的市级教育科研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专项课题《基于“互联网+”的小学中外共建课程建设研究》2022年度阶段报告暨答辩会在馨桥校区二楼创客教室线上举行。
成都市教科院改革发展研究所教研员、成都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胡燕与成都市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委会理事长、四川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副会长、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师范课程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四川师范大学国培专家刘旭受邀对课题进行论证指导。双林小学课题组成员及王维令副校长参加答辩会。
课题组从7个方面“一、研究的提出;二、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三、阶段研究工作情况;四、阶段研究取得的成果;五、研究的创新意义;六、阶段研究取得的效果;七、研究反思及下阶段工作的思考”总结陈述了本年度的研究情况。
研究中,课题组尝试了四个创新:理论创新、观点创新、模式创新和方法创新。最后,课题组也陈述了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
专家指导
答辩阶段,2位专家高度肯定了本阶段课题组研究的价值性、规范性与创新性,同时也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王维令副校长就胡敏所长提出的课题组是如何共建课程的问题进行解答:课题组在三方共建课程时重点关注了4个点:1.课题的价值与目标;2.课题的结构内容与系统;3.课题的组织与实施系统;4.课题的评价与管理系统。
胡所也提出课程构建的基本前提是人类共同的先进文化的传递,与课题组链接“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不谋而合。刘旭认为课题组选题时应更加聚焦“项目”进行共建,且要“以我为主”。刘旭还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指向谈到学生的国际担当与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为课题组下一阶段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与观点。
答辩会后,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消化和吸纳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将进一步优化下一阶段的研究方案和行动,保证课题研究的高度深度信度效度,同步推进学校的中外人文交流工作走向“馨”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