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学

警惕这些手机APP!家长老师请及时排查

时间:2024-05-11 08:47:28  来源:成都高新公安  作者:网站编辑

5月10日,据成都高新公安消息:近期,成都高新公安分局反诈中心发布紧急提醒:请家长、老师及时检查孩子的手机是否安装有“连信”“蝙蝠”“事密达”“海鸥”“纸飞机”等非主流社交软件。

640.webp.jpg

诈骗分子最常使用此类软件联系未成年人帮助进行信息网络犯罪,如果发现孩子的手机装有此类软件,务必与孩子做好深入沟通,并带孩子前往就近公安机关核实孩子是否有从事违法犯罪的情况。

640.webp (1).jpg

除以上软件外,成都高新公安分局在工作中还发现,个别在校学生受网上“拨打电话后只需要打开手机免提,什么也不用干,每小时就可以轻轻松松赚到100元零花钱”的兼职广告蛊惑,偷偷背着老师、家长使用自己或家人、同学的手机卡,通过两部手机连接参与“手机口”项目。

640.webp (2).jpg

这个项目实则是仅需一根音频数据线,就能将“境外电话”摇身一变成为“本地来电”。诈骗分子通过手机1与孩子保持通话,再要求孩子通过手机2拨打潜在受害人电话,并将两部手机放在一起,或要求孩子使用音频数据线将两部手机连接,从而达到身在境外也能通过手机1与是本地号码的手机2拨通的电话产生直接联系,增加电信诈骗的迷惑性和风险性。

成都高新公安分局警方提醒:

1.学校要组织人员对持有手机的学生进行排查,发现此类问题及时制止,并通知家长收回手机,同时加强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教育,严禁出租出借出售手机卡、银行卡,一旦造成严重后果,将视情节追究相关责任。

2.警惕网络轻松挣钱兼职陷阱,避免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帮凶”!诈骗分子为逃避打击,另辟蹊径通过国内网站、社交软件等发布大量“轻松赚钱”“日结佣金”的虚假招聘广告,诱惑国内网民,组织大量人群参与“手机口”业务。

3.请广大家长、老师务必提高警惕,未成年人向对方提供实名微信号、手机号、银行卡等信息虽未直接实施诈骗,但这种行为是帮助行为,已经涉嫌触犯帮信罪。千万不要等孩子违法犯罪影响前途才后悔莫及!

浏览量:  责任编辑:范雨洁  
点赞
首页
首页
推荐资讯
警惕这些手机APP!家长老师请及时排查
警惕这些手机APP!家长
成都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首套房贷款最高额度上调
成都多子女家庭住房公
获刑16年!男子多次性侵前女友11岁女儿
获刑16年!男子多次性侵
三年级至高二,姑父强奸猥亵侄女长达7年
三年级至高二,姑父强奸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5019259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19〕5499-446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常年法律顾问:四川凡高律师事务所 林小明 13608177936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