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美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2023年9月6日,沂蒙泥哨非遗传承人张宗沛先生到成都市龙成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陶笛融合实践活动。
张宗沛老师通过《玩无止境的沂蒙泥哨》讲座让同学们从陶笛的起源到今天陶笛的发展有了充分的了解。张老师将陶笛制作中“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的理念介绍给参会师生们认识,中国古诗词里的博大精深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让老师们真正地理解了“小乐器大智慧”的道理。张老师讲到,陶笛的演奏对抑郁症患者有很好的恢复帮助。陶笛作为一种简单易学的乐器,有着优美动听的音色,源自于它渗透着泥土的芬芳,给人带来愉悦平静。
张老师还讲到,用陶土动手制作泥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开创了以泥哨为纽带,激发学生动手做自己的创意泥哨,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并在泥哨上绘画、探索声音的奥秘,融合美术、科学、语文、数学等学科,让孩子们通过玩泥哨的过程知其所以然,享受玩无止境和乐此不彼的快乐。
张老师在精彩的讲座中,还设置了有奖竞猜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问题,让师生们一起走近陶笛,走进中国非遗文化。竞猜活动中,师生参与答题积极性高,学习气氛浓厚,仿佛置身于中国泥哨非遗文化的海洋。
最后,张宗沛老师带领师生一起体验了泥哨的制作。张老师亲自示范讲解了泥哨的制作过程,以及泥哨的发声原理。师生动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件泥哨乐器,并且能够现场吹奏一个8度的音程和简单的乐曲,从老师和孩子们喜悦的表情可以看出,亲自动手制作乐器是一件十分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
陶笛被称为“钥匙型”乐器,通过这把钥匙可以为更多学生打开音乐的大门。陶笛令人放松的音色、无压力的自然呼吸演奏、自然清新的陶笛音乐,成就了这件源自泥土的“心灵乐器”。本次活动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优雅的笛音,泥土的芬芳,都让人难以忘怀。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未知花期的种子,只要将自己变成一束光,点燃未来的种子,让他们“向光而学”“追光而行”,帮助他们破土、抽芽、绽放,未来的路一定会一路馨香。美育之音,薪火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