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8.25”本土疫情防控中,面对异常复杂的形势,成都市实验小学明道分校高度重视,积极响应成都市委、青羊区委教育工委的号召,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由学校党支部牵头,立即启动抗疫紧急预案,一方面加强校园防疫措施,及时排查师生员工行动轨迹,准备线上教学等方案,一方面组织教师下沉到社区服务,立即在全校范围发出征集抗疫志愿者的公告。

8月30日,成都市实验小学明道分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衡率先报名,广大党员、群众教师积极响应,很快确定了第一批17名志愿者的名单:李衡、谢欣莹、严玲、祝诗琪、李姿颖、李桥、段意、田攸、张莉、杨璐、杜兴文、王瑜、刘智萱、易兰兰、刘琴、秦渝岚、王雯。



9月1日凌晨,李衡书记接到青羊区教育局命令,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需要学校志愿者在9月1日随时待命,时刻准备下沉到街道及社区进行防控志愿服务。于是,立即建立志愿者微信群,于9月1日早上7点半前全部通知到位。

8点11分,接到10点集合的命令,成都市实验小学明道分校的志愿者们随即从家出发,全部准时赶到黄田坝街道。李衡书记作为由七个学校组成的黄田坝街道志愿者团队的组长,带领自己学校的志愿者和整个黄田坝街道志愿者团队一起分组、培训、分工……为随后的奋战做好充分准备。

成都市实验小学明道分校17名志愿者在黄田坝街道的60名志愿者团队中属于中坚力量,从9月1日至9月4日,承担了黄土社区馨光嘉苑、馨光华庭、航星园、黄金苑、紫御熙庭、融创观玺台等小区的核酸采集录入任务。

整整四天的核酸采集录入中,志愿者们工作的难度和强度可见一斑:9月2日,由于当天系统原因,信息上传异常缓慢,明道志愿者们一边尝试用各种方法录入信息,一边安抚长时间排队而情绪激动的群众,并手把手教导没有智能手机而使用身份证的老年人的信息录入,一直坚持到次日凌晨。所有核酸采集现场均秩序井然,没有出现一例秩序或安全事故。住得远的志愿者,天还没亮就得起床,驱车一个多小时,只为赶上每天早上7点30分就开始的核酸检测工作。而每天的工作,志愿者们都必须要坚持到最后一名居民做完核酸才能离开。

9月5日,线上教学将要拉开帷幕,即将转为“主播”的志愿者们面临重大挑战:一方面是全面的线上计划、备课、上课,一方面是全民“应检尽检”的防控措施。最终,为积极响应青羊区教育局的号召,成都市实验小学明道分校第一批荣升“熟练工”的志愿者们继续坚持奋战,另外增加第二批10名教师志愿者王伟、周小松、周开富、陈大海、王娜、谭馨熠、刘琴、刘杰、黄雅猷、王薇及6名后勤员工志愿者投入防控一线,同时调整教师志愿者线上授课方式,全力支援成都全民核酸检测。

9月5、6日,天气转为炎热,厚厚的防护服贴在身上,防护面罩被呼出的空气浸润,视线模糊,需要时刻擦拭。成都市实验小学明道分校第一批志愿者已经坚持了整整六天,第二批志愿者也坚持了两天。据了解,明道第一、二批志愿者们还要继续坚持在防疫一线,第三、四批志愿者名单也将陆续确定,为成都抗“疫”战场提供持续不断的服务!

面对异常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无论是在对口街道的“一线”,还是在自己所在社区的“一线”,变的是地点,不变的是初心,明道家园人依然在行动:郑磊、周华、施彩凤、朱锦鑫、李姿颖、王雯、刘杰、张艳霞、王又田老师及水电工杜卫东积极报名自己所在小区,协助采集核酸信息、帮忙维持现场秩序、积极宣传防疫知识;何志勇、杜红叶、易兰兰、任志坪老师早在2021年8月成都市青羊区出现疫情的时候就第一时间响应上级的号召,加入到青羊区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奔赴各检测点位进行志愿服务……

白色的防护服穿在身上,很难区分谁是谁,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是啊,除了尽职尽责认真工作的成都市实验小学明道分校的志愿者,此次抗疫战争中,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们都坚守在一线!他们是党员,是群众,是医生,是社工,也是他人的父母、子女。万众一心,凝心聚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都一定会早日重现昔日烟火!

抗疫之战,有明道力量!一起同心协力,继续守护温暖成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