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金沙全体教师专业成长,推出教师走课精品课例,进一步完善走课互助资源库中的推广资源库,增强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转化意识,让金沙教育集团各校区、各学科共享优质走课资源,分享、借鉴多样态优秀课例,解析好课背后的“秘诀”,为老师搭建展示平台,在真实情境中锻炼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以深度教研助力深度课堂,提升学科素养。2022年1月14日,成都市金沙小学集结三个校区骨干、青年教师,在A区多功能直播教室举行了特色学术节:走起来的课——从“容”到“融”,为全校教师提供了近八个小时丰富多彩的特色走课汇报活动。ABC三个校区的老师们分别在学术厅进行线上观看。
优秀的团队,源自均衡搭配
为了这次融合课的展示活动,A、B、C三个校区各自组成了三个研究团队,分别由A区的白位翔老师、B区的冯义老师和C区的钟娟老师担任领队。每个团队中都由各自校区的三位三年教龄以内的新进教师、三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以及三位35岁以上的骨干教师组成。这样的组合不仅为团队提供了教研所需的教师资源,从活力到经验都可谓是面面俱到,也让课堂研究的可能性无限放大,更是让每一个教龄段的老师都能在教研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精彩的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A区赵亚娜老师带来的一年级新生课程《走进金沙小学迷你博物馆》,将博物馆文化与一年级识字教学相结合,通过有趣的绘本故事、找朋友游戏和校歌合唱,让孩子们在趣味识字的同时,也渗透了一定的价值观教育。
B区刘莹老师带来的《人民币与汇率》,通过浅显易懂的在中国畅销的“汉堡包”与在美国推广的“回锅肉”进行“交战”,揭示汇率浮动带来的影响。
C区四年级的莫静雯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走进了一堂博物馆课《Mascot》。课程中,英语与美术完美结合,让孩子们从了解世界的吉祥物到了解中国的吉祥物,从认识成都的吉祥物再到认识学校的吉祥物。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吉祥物的色彩形状、象征意义以及背后的文化意义。老师通过结合色彩、形状等美术学科特点来增加英语教学的魅力和趣味性,使英语学科和美术学科融合贯通,相互促进,从而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开放的教研,促进团队协作
上午的展示课结束后,所有团队的老师都被三堂精彩的课堂激发了兴趣,纷纷向学校申请:将其他校区的两节课作为自己的教研内容,通过午间休息的2个多小时进行团队研究,在下午展示出自己团队对于课堂的理解和设计。于是午餐之后,各校区团队的老师们开始了紧张的教研和备课,每个团队都希望展示出自己团队对于课堂设计的理念和想法。队员之间亲密合作,共享资源与想法,全力打造一节理想的融合课。
多元的展示,带来无限可能
下午,展示正式开始。各个教研团队的老师们充当学生,一起配合上课老师将团队研讨准备的课堂进行展示。A区的杨亚男老师带来五德财商课程《人民币与汇率》, 从淘气出国购物的故事引入,通过价格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汇率波动对整个国家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建设祖国的信心。张鑫源老师紧扣博物馆主题,从中国的吉祥物介绍再到中西吉祥物的涵义对比,使学生认识到面对跨文化冲突时应该保持一颗中国心世界眼。他们从全新的角度另辟蹊径,使老师们看到不同思维碰撞下异彩纷呈的特色融合课程。
B区杨姝老师和郎雯琴老师呈现了另一个版本的《走进金沙小学迷你博物馆》和《Mascot》。
C区语文组的课题是《寻宝探秘,追光之旅》,从太阳神鸟到金沙文化,在这堂课中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追寻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瑰宝:勇敢、智慧、勤学、探索。数学组的课题是《以“汇率”之舟,扬“强国”之帆》,课程通过对汇率知识的学习升华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展示课后,各校区研究团队还就自己的教研思考进行了解读与介绍。王雪主任做了点评,希望老师们在融合课上,研究有意义的问题、寻找适合的学习材料、做学生有兴趣的活动、讲学生能听懂的浅白语言、连接最真实的生活。
活动最后,钟校长作总结发言,她高度肯定了全体教研团队的刻苦钻研和辛勤付出,同时也指出,老师们上课,要做到“三要”:要知道学生在哪里,随时关心学生所关心的话题内容;要知道老师在哪里,明白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到底是什么;要知道学习发生在哪里,课堂上的活动是否有效,不能光看热不热闹,更要看有没有真实的学习“发生”。另外,还要注意“三不要”:不要忘记课堂的价值观,谨记自己教育者的身份;不要喊口号,摒除那些“假大空”的形式环节;不要脱离生活,只有与生活相关联的课,才容易打动学生。
此次学术节教研活动,不仅从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为校本教研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同时还激发了老师们进行融合课研究的兴趣,为今后学校融合课的开展进行了良好的示范,为这一学期忙碌的教研教学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