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温江电视台《温江新闻》播出了对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观鸟活动的报道。该校指导老师严国昊、五年级七班刘瑞、五年级三班王语萱接受了采访。
对于在校园里学习的学生而言,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更是不可缺少的学习经历,自然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生命价值不言而喻。在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科技辅导员严国昊用10余年的时间,坚持带领学生开展鸟类观察活动,成为了孩子们了解自然的引路人。
9月的一个清晨,严国昊老师正带领着学校科考队,在学校的树林内,进行日常的观鸟活动。队员们手持望远镜,正屏气凝神地仔细观察着。
“土堆那边现在有一只白鹡鸰,它在地面上来回的寻找他要吃的东西啊,你看到他嘴在地上啄一下,就是在尝地上的东西能吃不能吃。你们看他在行走的时候两只腿是怎么走的……来回交替行走的。” 一边观鸟,严国昊一边小声地讲解各种鸟类知识,大家兴趣浓厚,个个聚精会神地聆听。
五年级七班刘瑞说:“找到鸟类后要仔细观察,观察它的习性和姿态等,再把它记录到单子(调查记录表)上。”五年级三班王语萱说:“观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你去观察鸟类呢,可以看见很多鸟类,它们在做,比如说觅食啊,筑巢啊(等事情)。”
鸟类是生态环境的形象大使,哪儿的环境好,哪儿就有鸟类成群栖居,所以观察鸟类及推动野生鸟类保护就显得意义重大。
“我们温江本来就是古蜀国的鱼凫王朝所在地,自古以来我们这儿就跟鸟类有缘。而且到了现在这个城市不断扩大,城市里面仅存的野生保护动物就是鸟类。所以我们也是想通过观察鸟类这一种方式,让孩子们更多的亲近自然,观察自然。”
早在2010年,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就启动观鸟活动,由严国昊在校内训练学生辨认鸟种,使用望远镜等观鸟器材,并选拔科考队员,长期开展鸟类调查和保护活动。
“我们科考队的发展过程中,也是遇上过不少难题的,包括早期在经费上有些困难;然后对于带队老师也是需要很多时间、精力、心血的付出;而且孩子们他们也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做,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所以)活动基本上都安排在星期六。”
科考活动有时需要在野外进行长途跋涉。面对严酷的野外条件,严国昊和队员们只把精神放在鸟儿身上。一些意外的发现和收获,常常能让大家兴奋一整天。
“进行每年的这个成都平原越冬水鸟调查的时候,(我们)都把鲁家滩作为一个重点来进行调查。有一次我们在鲁家滩进行调查活动的时候,发现高压线塔的高处有一只猛禽在那里栖息,最后用单筒望远镜判定了它是一只非常少见的,叫粉红胸鹨的这么一种鸟。在成都我们10多年的时间只见到了这一只,就说明这儿的环境还是很有特点的,能吸引一些鸟类的。”
过去11年里,在严国昊的努力下,学校共开展104次学生科考队野外活动,参与学生1491人次,实地考察成都地区48个地点,线路达500多公里,观察记录野生鸟类154种,一万余只,为有关部门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在学生眼中注重细节的严老师一直都是学习的榜样。
队员刘瑞说:“(我们)认识到了更多的鸟类,学会了更多的观鸟技巧。祝您(严老师)教师节快乐!”
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数据,严国昊还主持编写了宣传折页《温江的鸟类》。近年来,科考队员们有24篇调查报告、论文获成都市学生论文一等奖,3篇获得国际奖项。
严老师最后说:“就环境保护而言,如果不用心去做,容易做成了走过场、喊口号。你只有到大自然中去,你才会热爱这样的世界,热爱大自然。才知道怎么样去保护,这就是我们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