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要教育好一个学生,不能只靠教师,要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家校合作,才能更好促进孩子更健康的成长。为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与家长沟通,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2021年1月8日,成都市建设路小学邀请了成华区教育局德育科刘小洪老师为入职0-5年的青年教师进行主题为《如何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的专题培训。

刘老师以她日常处理的区域信访件中关于班级管理、家校沟通的案例为切入点,带领青年教师头脑风暴,让他们换位思考、对照反思,在一个个真实信访案例的剖析中让青年教师感受到建立良好家校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在案例的剖析中还给予了青年教师方法的指导。首先要真正关心和爱护学生,教师一定要深入班级,多和孩子交流沟通,用心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并及时和家长沟通;理解和包容孩子的不足,温柔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其次要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让学生与家长都能感受到教师对孩子们富有人情味的关爱。
另外,刘老师还语重心长地提醒青年教师要学会保护自己,千万不要触碰师德底线,在家校沟通中要设法让家长理解班级管理、学校管理的初衷与难处,但要尊重、体谅家长,不要盛气凌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和家长是平等的,只有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才能相互支持、共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在这场生动的培训讲座中,刘老师不仅有“案例剖析”为青年教师传授家校沟通技巧,还有“答疑解惑”为青年教师指点迷津,有效地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困惑,清楚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的技巧、方法和策略,在场青年教师收获满满。
此次活动是学校青年教师沙龙德育系列培训之一,后续还将陆续安排校内骨干班主任的经验分享活动,相信学校的青年教师在专家引领,校内骨干教师的帮扶下,一定能快速入格,迅速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其成长为优秀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