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弘扬中华优秀戏曲文化,激发学生们对川剧艺术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审美素养,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四川蜀蓉戏剧社协办的“戏曲进校园”活动在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成师附小)举行。
专业川剧老师和小演员们粉墨上台,川剧文化在他们的唱腔以及一招一式的身段里展现出来,将川剧生旦净末丑的意韵体现得淋漓尽致……

川剧变脸大师彭登怀爷爷率先带大家走进了他的变脸世界。从事川剧变脸事业68年的彭爷爷,始终坚持着对川剧和川剧变脸的热爱。
“继承、革新、发展、传承、弘扬”是彭爷爷不变的思想,“没有川剧就没有变脸!”彭爷爷表示,还将继续努力,将川剧这门独有的艺术弘扬光大,让所有人都知道“川剧变脸”这世界一绝。彭爷爷表示,乐意把这门绝技传授给成师附小所有想学川剧变脸的孩子们。

生旦净末丑、昆高胡弹灯……活动现场,川剧专业演员和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川剧绝活课。藏刀、水袖、顶灯、折子功、变脸等川剧绝活一一上演,孩子们兴奋无比,掌声、叫好声、尖叫声此起彼伏,现场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花旦的水袖和川剧小生的折子功为川剧绝活表演拉开了序幕,极具古典色彩的戏曲唱腔搭配演员婀娜多姿的神态,举手投足中演绎出了人物的温婉与凛然。

由川剧老师带来的川剧绝活“藏刀”和“顶灯”,奇妙无比又诙谐有趣,引发小观众们的惊呼,赢得满场的欢声笑语和阵阵掌声。

专业老师徐洋滔,把川剧绝技《变脸》的精髓,通过自己的表演,完美地展示出来,赢得了现场师生热烈的掌声。

互动环节中,成师附小的学生们对川剧绝活充满了好奇和强烈的探究欲,抢着发言提问,并和表演的老师们近距离接触,亲身体验老师们身上究竟有什么“机关”。
老师的“刀”到底藏在了哪?袖子里还是腰带里?“顶灯”为何一吹就灭,是技巧还是经验?老师变脸过程中,他一共变了几张脸谱?同学们热情地讨论起来,一下子就拉近了孩子们和川剧这门古老艺术的距离,触手就可及。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雏鹰戏剧社的孩子们也带来了自己的精彩表演——《濯锦江边两岸花》。他们不仅扮相有模有样,表情、动作等也专业到位,一动一静间尽显戏曲之魂、尽展戏曲魅力。



由四川省文联、四川省教育厅等单位主办的“戏曲进校园”活动,旨在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戏曲唱念欣赏、身段体验、表演互动、服饰文化、历史知识的传递和普及,进一步让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传承民族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