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可以启迪智慧、激发探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中华美育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包含深厚的自然、艺术、人文底蕴,体现了中华审美与艺术传统的精神特质,是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自信的根本。
为了更好地帮助通平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学生理解本土编艺文化,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学校可开发的资源以及教师的兴趣和特长,在坚持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课程资源的要求下,学校特别邀请了成都师范学院辜世贤副教授在坚持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研发了“植物编艺”系列乡土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课程进行了校本化的强化和补充。
作为历史悠久的寿安镇编艺文化,紫薇是编艺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艺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辜教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一、二年级开展美育课程活动,结合紫薇编艺造型多变、形态各异的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例如,辜教授利用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紫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紫薇编艺的造型特点,从而提升兴趣,建立对植物编艺的想象基础,并完成想象绘画。
通过“植物编艺”课程的开展,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初步认识、感受乡土文化之美,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积极传承寿安编艺文化,能够理解和尊重乡土文化的多样性,从而努力达成“遵循植物编艺的自然审美和人文审美”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