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下午,“课堂改革,青羊表达”青羊区2020年度小学美术学科教育教学主题研讨活动在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分校(以下简称:实小西区)举行。
柔曲多姿清有晕 色彩变幻自交融
鼓楼小学谢鑫老师带来《学画抽象画》。谢老师引用水拓画圆请学生谈感受,展开了对抽象画的学习。老师划动“圆”变化后的形状引导学生感受抽象概念;运用视频介绍抽象画的发展轨迹,引导孩子们分析抽象画的组成元素:线条、几何形、点线面,以及不同色彩带来的不同情感表达。活泼的动画将色彩、图形与音乐结合,带来的律动体验让孩子们对抽象画的不同形式有更直观的认知。最后,谢老师通过微课为学生示范水拓画创作方法。学生以秋天为主题,选用表达秋天的色彩,运用曲线、有规律的图案构成画面,用纸拓出图案。音乐声中孩子们即兴创作。



韵律变幻表无序 达意畅神且感动
第二堂课《爱上抽象画》由泡桐树小学境界分校范文婷老师为大家呈现。范老师从问题引入,欣赏图片初识抽象画;观看视频了解康定斯基与抽象画的故事;感受不同材质、表现形式的抽象画作品;体验波洛克行走的艺术,与学生欣赏分析徽派建筑与抽象画的联系。孩子们用瓶盖、枯叶等综合材料进行拓印创作,一幅幅个性十足、肌理感强烈的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



文字形象生动妙 会通中外古今意
实验小学张媛老师执教《字画字说》,从手写象形文字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视频播放象形文字动画,进一步体会古人简洁概括表达文字的各种含义。开展学生小组学习活动,查看图表、理解分析、组合字形,给文字赋予新的含义。最后引导学生运用大小对比、疏密关系、方向变化等方法,以石头为载体,呈现有趣的会意岩画。



三位老师对课堂教学都进行了创新设计,学生在获取美术知识的同时,体验到中西艺术文化的不同形式,运用现代、新颖的美术技能和材料提升作品的形式感和多样态。
本次赛课活动还邀请了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陶旭泉参加。课后陶教授对三节课进行了点评。他认为,抽象画应是省略物体外观形象,抽取事物精神或特征表现情感感受的绘画。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老师更多的可从情绪、情感、主题入手,运用简单的形式、多种元素进行绘画,使小学生能对复杂的抽象画含义有感知和体验。陶教授还指出,在美术课程中教师对文化的浸润可外显也可隐含,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文化传承,传统与现代碰撞,课程将更富有内涵且更有趣。





赛课活动结束后,向校长邀请陶教授和青羊区美术教研员匡敏老师参观了实小西区陶艺工作坊、瓷艺工作坊、扎染工作坊、国学工作坊和原色画室工作坊,全面细致介绍学校艺术特色课程开展情况。陶教授和匡敏老师对实小西区坚持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落实“五育”并举,不断改善艺术教育硬件设施,坚持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举措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优化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