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笋街小学的学生在制作果酱
这几日,家长圈掀起了一阵波澜:咋又新增课程哦?这些东西还需要开课教吗?不会影响其他科目嘛?要考吗?影不影响升学……
这一切都要从教育部近日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说起。该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其中提到“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根据课程方案的规定,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
那么,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的“劳动课”,怎么上?学什么?会考吗?咋考呢?
新增的“劳动课”有啥内容?
烹饪、保洁、种菜、养鸡养鸭等
翻看整个课程标准后,记者发现,“这堂课怎么上”事实上已经有了清晰的规划。课程标准里明确了,劳动课程内容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别,推荐了10个任务群,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等。
根据不同学段,各任务群的内容要求也不一样。具体到烹饪与营养任务群,课程标准建议1~2年级学生可以在教室开展削水果皮、泡茶等学习活动,了解水果、饮品的营养价值,学习后能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
而对于5~6年级,在烹饪与营养方面,学生要会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参与从择菜、洗菜到烧菜、装盘的完整过程。能根据家人需求设计一顿午餐或晚餐的营养食谱。
除日常家务类劳动外,值得关注的是,在农业生产劳动方面,课程标准中出现了体验种植蔬菜、饲养家禽等,或根据区域相关规定,合法合规饲养1~2种常见家畜等内容。在第四学段(7~9年级),还出现体验当地常见的种植、养殖等生产劳动,开展组合盆栽、农副产品保鲜与加工、水产养殖等劳动实践内容。
课程标准里涵盖的课程,每个学校都要一一落实吗?课程标准提出,学校可结合实际,在不同学段自主选择确定任务群学习数量。这也意味着,劳动课还是提倡因地制宜,课程内容具有选择性和开放性,并不是“每个学校都要养鸡养鸭”。
成都各中小学有“劳动课”吗?
劳动教育早就成为了“必修课”
虽说教育部才发文明确“把劳动课写进课表”,但对于成都各个中小学而言,劳动教育早就成为了“必修课”,在学校里感受春耕秋收的幸福已不再特别,课表里除了“语数外”,也有了“劳动课”时段。
“我们坚持把劳动教育摆在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于去年发布了《成都市大中小学一体化劳动项目清单》,推动各学段劳动教育良性衔接。”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保障课程课时上满上足,成都推动劳动教育进课表,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课外校外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每周不少于3小时。每学年设立劳动周,组织中小学生到实践基地集中开展劳模精神专题讲座、劳动成果展示等活动,集体学工学农。
成都已经形成了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劳动”不仅成为了“必修课”,学校里也有了“多元开放”的劳动场所。
“我们学校的农场在‘天上’!”石笋街小学新区三年级的孩子们指着学校的“楼顶”骄傲地向记者介绍道。
“充分利用教学楼顶,我们‘开辟’出了‘天空农场’。”石笋街小学新区执行校长余军说,“天空农场”虽然在“天上”,但都规划着“地上”的事儿。“这里有农具博览区、天空农场绿道,孩子们不但能在这里认识传统农具,了解农具的用途,还能体验‘春种、秋收、夏耘、冬藏’。”
这门“劳动课”会咋考? 影响升学吗?
暂不会考试,计入综合素质评价
课程标准中,对劳动课程内容贯穿整个小升初,且按照不同学段进行丰富的课程内容安排,这引发了家长的一些疑问:劳动课会考试吗?如果考试,会不会计入成绩?
课程标准里,对课程评价的建议是:要遵循基本的原则,注重平时表现评价和阶段综合评价。要用好评价结果,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改进功能,依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对评价结果进行恰当的解释,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劳动学习与实践状况,提出改进策略。
并且对于不同学段,新课标准也进行了明确,劳动课程阶段综合评价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培养目标,差异化设置评价内容。例如:1~2年级要侧重评价学生劳动意识的建立、个体日常生活技能的掌握,3~6年级侧重评价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的养成和基本劳动技能的掌握;7~9年级侧重评价劳动能力的提升、劳动品质的形成和劳动精神的培养,以及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形成等。
据了解,目前成都没有学校针对劳动课有明确的考试,短期内应该也不会增加相关的考试,也不会计入考试成绩。
受访学校的老师建议“不能因为目前不考就轻视这门课”,家长们应重视劳动课程,曾经的劳动教育实践纳入了综合素质评价,那关系着中考升学,那么劳动课程的表现也可以计入综合素质评价当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