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头条

哈尔滨院感事件有患者陪护扎堆聊天

时间:2020-04-23 10:39:18  来源:红星新闻  作者:赵倩 张炎良 田宇

  从4月9日开始在哈尔滨延续的本土传播疫情依然尚未停止,根据黑龙江卫健委披露,截至4月21日24时,已有75个感染者(52例确诊病例,23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为关联病例。而辽宁抚顺的1例和内蒙古鄂温克旗的1例确诊病例,也和哈尔滨相关。

  因发生新冠病毒院内感染,哈尔滨第二医院4月20日起全面停诊。日前,哈尔滨市卫健委负责人对外披露了该医院院内感染事件原因。

  据央视新闻4月22日报道,哈尔滨市卫健委副主任柯云楠介绍,初步分析导致院内感染有三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确诊患者(当时未确诊)的陪护经常在走廊休闲区扎堆聊天,此休闲区离护士站很近;

  第二个因素是确诊患者需要进行大型辅助设备检查,因此会离开病区,对其他地方造成污染;

  第三个因素是医院公共服务设施,比如开水间、密闭空间的电梯等,这些因素导致发生院内感染。此外,发热患者进入病房后,虽然经过会诊,但没有进行核酸检测。如果当时做了核酸检测,就能及早发现。

  据悉,此次哈尔滨第二医院院内感染源自该市一名新冠病毒感染者,87岁的陈某(化名)。据黑龙江省卫健委公布消息,4月2日15时许,陈某由儿子陪同乘私家车到哈尔滨第二医院就诊(二人均佩戴口罩),患者因脑卒中住院(该病房只收治其一人)。4月3~5日,在哈尔滨第二医院住院。4月6日10时许,因发热由120急救车转送至哈医大一院呼吸内科就诊并住院。陈某因患有脑卒中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和哈医大一院治病两次住院期间,多名同在一个病区的患者、陪护家属及医护人员被传染确诊。

  哈尔滨第二医院在陈某住院前后对于新入院患者和陪护人员有何要求?该院对陪护人员如何管理?对此,记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及调查。

  陪护人员当时入院检查后需隔离24小时进病房 并未给陪护人员发证

  据官方通告,陈某4月2日15时至6日10时,在哈尔滨第二医院脑卒中科(17楼1712房)住院。通告指出,4月2日~6日曾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住院,特别是在脑卒中科(17楼)、血液肿瘤科(17楼)、脑外科(17楼)、老年病科(12楼)、血液透析科(6楼)住院、出院、转院、陪护、探视、短暂逗留过的人员,应主动与当地疾控机构联系,进行免费核酸和血清学抗体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按相关防控措施执行。

  一位女士的母亲曾于3月25日至4月3日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14楼住院,住院时间上与陈某存在交集。

  4月22日,该女士告诉记者,她母亲入院时做了新冠肺炎排查,主要是CT和抽血化验。她表示,当时抽血化验应该为血常规检测,非核酸检测。而自己作为陪护人员,也做了上述检测,并在医院另一病房隔离了24小时后,才让进入母亲的病房陪护。

  该女士称,医院要求还是挺严格的,“一对一陪护。陪护的人从一开始进去签上字,登记上姓名,一直到出院,中途就不让换人了。”

  对于病区内的走廊休闲区是否存在陪护人员扎堆聊天,该女士表示,她母亲住的那个病区几乎没有。她称,吃完饭陪护搀着病人有的时候去外面走廊走一圈,但人不多,没见过三三两两聊天的。

  病人及陪护人员的一日三餐如何进行,该女士表示,早餐是粥、包子之类的,午餐和晚餐是头一天订餐,第二天由护士送餐。“我们根本不用出去,在病房门口喊名字,然后取餐。”打水也由医护人员帮忙,不用自己去。

  当时病房原则上不允许探视。“一楼应该有人拦着。”但她坦言,当时医院对于陪护人员的管理多靠陪护人员自觉,比如不随意出入、不乱窜,只有医护人员看到才会制止。医院给陪护人员并没有发相关的陪护证件。

  哈尔滨第二医院已为2000余人做核酸检测

  有病人家属称其在4月15日做的检测

  据哈尔滨市卫健委副主任柯云楠介绍,哈尔滨第二医院发生院内感染后,所有的医护人员、在院患者、向前追溯两周的出院患者全部做了核酸检测,大约检测了2000余人。

  一位进行了核酸检测的哈尔滨第二医院出院病人家属告诉记者,检测在上周三(4月15日)进行。“市二院和市防疫站连夜把从2号开始到14号,去过二院看病住院的人都找来了,以及他们的陪护家属,还有出院回家以后的密切接触者。”因为自己家人与陈某住院时间重合,他们全家被叫去做了检测。

  这位病人家属回忆道,做核酸检测当天,哈尔滨第二医院让八点去,他们七点多到那里就已经很多人了,八点开始排队,现场人特别多,当时现场少说有几百人,排队的人从门诊排到了大门口。

  据她回忆,核酸检测当天现场只有一两个人管理秩序,好几次有人起了争执。

  更让她担心的是,在同时排队检测的人中,或许有和陈某同期或者同楼层的人。这位病人家属说:“但是二院并没有把我们分流到各个时间段,而是同时把我们叫过来,人与人之间距离很近,这里面但凡有一个人有这个病,我们也很危险。”

  据官方通报,现已完成了第一轮核酸检测,除通报的确诊病例外,其他人员核酸检测都呈阴性。第二轮核酸检测正在开展。经过筛查,目前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有8名医护人员院内感染。其中包括2名医生、6名护士,现已经全部送到定点医院。作为密切接触者的216名医护人员正在集中隔离,还有189名相关人员采取居家隔离措施。无须隔离的130多名医生为内科综合楼以及两家隔离宾馆的患者提供医疗保障服务。

  4月16日下午,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对外通报,从即日起,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对所有入院患者和陪护人员开展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未经检测的不允许住院和转院。患者新入院要先实行单间收治,排除新冠肺炎风险后才能合并收治。

  院感医生:对通过新冠排查入院患者不能麻痹大意

  一位曾在武汉抗击疫情的院感(控制管理医院内感染)医生表示,从现阶段医院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即使病人通过新冠排查入院,医护人员也不能麻痹大意,不要以为他们就是安全的,不要放松警惕。医护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下发的《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中要求,加强三级预检分诊,做好患者的分流和风险管理,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并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诊疗操作风险的高低进行额外防护。

  同时,要严格落实医院出入管理制度,普通病区的门禁管理和病房陪护制度,对需要陪护的病人严格落实一患一陪护,同时,加强进入医疗机构所有人员,特别是病人及家属的相关知识宣教,比如正确佩戴口罩、手卫生、主动报告发热及呼吸道症状等等。

  此外,细化重点人群的诊疗流程和应急预案,比如孕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制定相关预案。做好医院日常感染防控工作的督导和人员培训,抓好环节,把基础感控措施做好等等,不到疫情结束,这项工作的弦时刻绷紧,不能松懈。

  哈尔滨全市防控升级禁止非本村、社区人员和车辆进入

  据黑龙江日报4月22日消息,日前,哈尔滨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意见》,靶向实施防输入、守住门、管好人、禁聚集等九条管控办法,坚决遏制疫情蔓延扩散势头。其中要求各村、社区(住宅小区)一律禁止非本村、社区(住宅小区)人员和车辆进入,防控措施进一步升级。

  连日来,记者在哈尔滨走访发现,市区多条道路被封闭,人流、车流量明显减少。进入车站,商场,饭馆,药店等室内公共场所,“扫码+测温”更加严格,甚至搭乘出租车,都需要扫描健康码方可乘坐。

  对于社区(住宅小区)管理方面,建成时间不长的封闭小区普遍管理较好,而对临街或没有围栏的老旧住宅楼,则采取搭建物理围挡的方式加以隔离,进行管理。连日来,哈尔滨各城区不少街路已经被拆除的封闭围挡又开始重新搭建。

  家住哈尔滨市南岗区的谢先生告诉记者,自家小区最近特别严格,本小区业主每人发一张出入证,每户限1天内1人外出,晚9点以后不能进来,而车辆的话一直不允许外面的进来。

  一位哈尔滨本地媒体从业者告诉记者,从二月份湖北武汉疫情严重起,哈尔滨疫情防控一直处于紧绷态势。而随着武汉的解封,前一阵子哈尔滨防疫形式才刚缓解下来。“社区人员相当疲劳,且人手严重不足,这可能是接下来防疫工作开展中面临的挑战。”

  此外,《关于进一步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意见》还指出,哈尔滨市严防各类聚集:以户为单位,严格禁止城乡居民探亲、串门、打牌、聚餐、聚集。引导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觉抵制家庭聚集性活动;对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人流密集场所,严格执行“扫龙江健康码+测温+戴口罩”的准入要求,采取限制进入人数、分散导购等措施。加强对公园广场等场所管理,防止人员扎堆。婚丧嫁娶不操办;在机场、火车站、地铁站、公路客运站的候机厅、候车室、安检口安排专人引导,对进出站旅客进行有序疏导。市内公交车要合理安排班次。出租车要做好清洁消毒,严禁合乘;疫情防控期间,各类演出、赛事、论坛、展会等大型活动停办。

浏览量:1934  责任编辑:孙林馨  
4
点赞
首页
首页
推荐资讯
成都市创新出台综合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成都市创新出台综合高
2025国家助学贷款免息 本金可延期1年偿还
2025国家助学贷款免息
2025年成都市随迁子女入学这样申请
2025年成都市随迁子女
校长第一责任!校园食品安全20条应知应会
校长第一责任!校园食品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5019259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19〕5499-446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常年法律顾问:四川凡高律师事务所 林小明 13608177936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