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川一对父母发现儿子7年间竟然给网游充值近10万元,束手无策之下,将儿子送进了派出所。目前,在民警帮助下,游戏公司已退回部分款项。
3岁开始充值 金额小家长未在意
5月23日上午,北川永昌派出所,杨女士拖着10岁的儿子浩浩一路哭着进门:“这个孩子莫法管了,只有来报警,把他交给警察管了。”
数日前,杨女士计划去医院治病,却发现银行卡里的钱“不翼而飞”。查看账单,才知道从5月1日至18日,银行卡陆陆续续通过微信支出了1万多元,用于网络游戏充值。杨女士盘问儿子才知,充值主要用于购买“吃鸡”游戏中的炫酷装备和“王者荣耀”游戏中的人物皮肤。
浩浩今年10岁,上小学三年级。杨女士称,儿子是全家人的心肝宝贝,加之家里人平时忙于生意,陪伴时间较少,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耍手机游戏的习惯。她第一次发现账上钱少了,是在儿子3岁的时候。银行工作人员查询流水告知用于手机游戏充值了,儿子也承认是自己买了一些游戏装备,费用都是小笔小笔的。家人认为孩子太小不懂事,没有过多责骂,将微信支付设置了密码,手机也没收了,改让孩子玩平板电脑。
家长多次改密码无效 7年充值10万元
浩浩第二次被发现为游戏充值,是在他5岁时,其时充值金额累计已超过5万元。当年,杨女士夫妻第一次打骂了儿子。但因为生意繁忙,除了多次修改微信支付密码,没有过多教育引导。浩浩一直断断续续、偷偷摸摸充值,直至此次再度发现,充值金额已经超过10万元。
杨女士为方便做生意,自己会在平板电脑上登陆微信,但由于每天进出账笔数较多,一直没有察觉充值一事,也一直以为儿子不知道密码。儿子5岁时充值行为再次被发现后,夫妻俩第一次打骂了儿子,又背着他将微信支付密码更改了多次。此后多年,夫妻俩多次发现儿子还在充值,每次儿子都说说会改,但事隔不久,又会被发现仍然在充值。
经民警引导,浩浩述说了游戏充值的缘由:一开始耍些小游戏,发现充值可以买好看的装备,还可以一次次复活,觉得好玩,就经常50元、100元充值。后来家长发现后,更改了微信支付密码,但他在家长使用平板时悄悄又记下了密码,又开始断断续续充值,且胆子越来越大,动辄充值上千元,买好看热门的游戏皮肤或者专业装备。
10万元只退回1万多 “熊孩子”写了保证书
永昌派出所民警了解情况后,与网络游戏公司协调联系,按照相关未成年人保护规定提交了相关证明资料。5月24日,某游戏公司退回5000余元;另一家游戏公司承诺近期退回8000余元,但其余 8万多元至今无法追回。
同时,民警对浩浩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和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浩浩当着民警写了保证书,保证将来不再游戏充值,将心思好好用在学习上。此外,民警还联系了孩子的老师,并与家长约定,搭成三方联合结对帮助,对孩子进行“爱心”监管,帮助他戒掉网瘾、健康成长。
“熊孩子”私自给网络游戏充值的闹心事屡见不鲜,民警在此提醒:家长为孩子配备手机或平板电脑时,要多给予引导和监督,避免孩子成为“网瘾少年”,更要多花时间陪伴,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爱好,不要让手机和网络代替了家长的职责。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