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慈善总会支持,宁夏街社区和成都市和川公益中心共同承办的“2019年成都市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爷爷奶奶一堂课之成都非遗传承计划”项目中的“多彩暑期问艺非遗”系列活动趣味棕编课堂在社区青少年们的期盼中于2020年8月13日迎来了第二期。
13日上午9:30分准时开课,20多名社区青少年参加。本次课程特邀市级非遗传承人陈金蓉老师为孩子们传承棕编“蚂蚱”的手工技艺。
首先,陈老师简明扼要的介绍了棕编的由来,让孩子们了解了棕编的起源和发展;随后讲解了“蚂蚱”的编织手工技法,将几片棕叶,通过简单的修剪,运用十指间的相互配合,一折、一压、一卷、一绕,加上棕编最基本的编织手法,一只“蚂蚱”的雏形就形成了,这技艺让现场的孩子们惊讶不已,大家迫不及待的想把手中的粽叶进行“分解”。

起初实践感觉有点难,但在老师逐一的指导下,孩子们很快的掌握了手法,并领悟到编织“蚂蚱”的技巧。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制作,小小的粽叶在孩子们的巧手中编织成了一只只绿绿的蚂蚱;最后点睛之笔便是用鸳鸯豆给“蚂蚱”安上眼睛,一只生动形象的“蚂蚱”作品完美呈现。

通过本期堂课的学习,孩子们不仅对非遗文化和非遗棕编的技艺分类有了学习了解;同时,在手法的学习运用上整体比第一堂课熟练很多,对于非遗的喜爱兴趣也倍增了不少,在他们的心中形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