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表示,今年要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减轻学生和家庭负担,把学生从校外学科类补习中解放出来,把家长从送学陪学中解放出来。今年两会,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治理问题也成为代表委员提案的“重头戏“之一。
■ 代表委员建言:
刘希娅:多部门联动 全方位规范课外培训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带来9份建议,“重头戏”也是《关于加大力度治理破坏基础教育生态行为的建议》。
刘希娅表示,“课外培训广告铺天盖地,‘找一线名师,学解题大招’,‘想要好成绩,就找好方法’等广告词充斥耳中。完全将教育引向了商业化,教学引向了套路化,学习引向了刷题化,评价引向了考试化,学生学业负担、家长经济负担成为压在就学子女家庭的两座大山。”
据此,刘希娅提出了几条建议:
首先,各地党委政府主动作为,统筹市场监管、民政、发展改革、财政、公安、教育等部门,综合运用经济、法治、行政办法,对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培训内容、教材教案、收费管理、营销方式、教师资质等进行全方位治理。
其次,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建立统一的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平台,将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师资情况、开班情况、学生名单、培训内容、任课教师、上课时间、收费标准等可公开的信息统一录入平台,并对学生、家长信息开放。
最后,加强媒体监管,进一步强化问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
张咏梅:建立统一的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认为,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不否认正常的校外培训,但是很多校外培训已严重偏离了教育的本义。
为此,张咏梅建议,市场监管、民政、发展改革、财政、税务、公安等部门应共同发力。家长要理性思维,明白有智慧的陪伴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才是提高孩子学习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在具体举措上,张咏梅呼吁应尽快在市域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平台,将所有校外培训机构的师资情况、开班情况、学生名单、培训内容、任课教师、上课时间、收费标准统一录入平台。可以公开的公开,不适合公开的在后台做好数据留档,以便于征税、审计、管理等。
张咏梅说,提高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能力,必须坚持眼睛向内,解决好学校内、课堂内教育教学不到位的问题。建议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尤其是在师资配备标准上将“生师比”改为“班师比”,为中小学实施小班化、个性化教育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建议不能也不应当机械地规定或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而是给予自主权,实行学生在校时间的弹性制,提倡并鼓励学校教师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
胡卫: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培训机构转型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决定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了《适应新发展格局 大力引导培训机构转型发展》的提案,他建议,规范培训机构既要管理也要疏导,迫切需要强化政府主导,划红线、搭平台、给出路,尤其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使培训机构转型发展、释放风险。
在具体举措上,胡卫建议,教育部门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培训机构为全日制学校提供优质规范的教育资源,在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的教学革新、课程研发、管理优化和课后服务等方面,以不直接面对学生的形式进行专业服务,在校内消化人民群众“培优补差”的“刚需”。相关部门在大力发展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传统公益性校外活动场所时,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公建民营、PPP等形式,鼓励和支持合规、适格的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其中,以引导其转型发展。
胡卫还建议,鼓励培训机构设立各类公益性强的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同时,鼓励和支持培训机构利用OMO、短视频、AI+等新技术、新业态,升级教育服务产品,降低教育消费成本,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智库观点:
工美附中校长王泽旭:完善3项制度让消费者心明眼亮
作为北京市政府兼职督学、一线校长,王泽旭认为,规范社会力量办学、治理校外培训,亟须完善3项制度:
一是办学准入制度。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在组织架构、保障条件、教育教学、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准入要求,明确基本办学条件及教职工资质的“底线”。
二是备案公示制度。要搭建统一的平台,将培训行业每位从业教师的履历、教学经历、教学特色、教育教学成果进行备案公示。同时,向公众开放检索查询功能,让消费者心明眼亮。
三是督导审批制度。要加强政府监管,严格办学资格审批,严禁各种没有资质的“私塾”。同时,要加大打击力度,“像打击非法行医一样打击非法从教”。
同时,王泽旭也表示,在规范管理的同时,要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不仅是中小学,高校也要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以从根本上减轻家长的焦虑,改变教育内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