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政策,在乡村振兴中展现青年担当,2022年7月15日,东南大学长野摘“兴”实践团一行5人前往大凉山喜德县阿吼村,参观产业园,走访当地村干部、村民,学习高寒山区脱贫解困的阿吼经验,积极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
阿吼村,被称为云上的村庄,是一个彝族高海拔山区。由盘山公路蜿蜒而上,映入眼帘的一排排整齐漂亮的彝家新寨,白墙红瓦,掩映在葱葱绿树中,实在很难与几年前照片中的乱石滩联系起来,更不可想象这里曾经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行走到这里,实践团见到了阿吼村第一书记王小兵,据他介绍:这里是阿吼村新址,集中安置是他们采取的第一个措施,为的就是给老百姓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安置点在公共服务上下足了功夫,建有污水处理厂、化粪池等公共基础设施,设有村文化室、爱心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也响应国家号召配套完善“一村一幼”。在这里,实践团看到三三两两在树下闲聊的大爷大叔、背着小孩哼摇篮曲的老太太、在烈日当头下依旧活力无限的小孩子们……“搬来这里后,我上学方便了许多。”“我腿脚不方便,搬到这里来,家里人放心多了。”实践团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一个政策好不好,老百姓最清楚,而阿吼村的生活确实越来越红火。
乡村振兴,兴的是可持续发展,既要“输血”,更要“造血”。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王小兵书记和村委会干部们创造性地提出了“334”精准扶贫模式(第一个3:“科学+绿色+可持续”扶贫理念;第二个3:“支部共建、文明共创、产业共进”扶贫举措;4: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帮扶机制),并以产业发展为载体,带领整村脱贫摘帽。“我刚来这里的时候人均年收入只有1500元,全村95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309人。而现在我们人均年收入可以达到11570元,足足翻了7倍。”在对王小兵书记的专访中,实践团了解到:从2016年开始,他们因地制宜开展百合、川贝、青刺果等种植项目,通过土地流转打造了279亩扶贫示范产业园;形成“阿吼甜百合”“青刺果”“贝母微粉”系列产品;通过建立“丽火助农”网上商城,以直播带货的形式畅通销售链。同时以合作社分红、产业基地务工的方式为贫困户创收。2017年阿吼村实现整村退贫,到2018年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就达到了7180元,如今的阿吼村正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朝着乡村振兴目标阔步前行。
为了更深入地调研当地的产业发展,实践团实地走访了百合种植基地、川贝母育苗棚,详细询问了种植、施肥、育苗、采摘等的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我们这海拔高,日照时间长,早晚温差大,百合就长得好,一年差不多可以为合作社带来16万的收入。川贝母的培育周期就比较长,这是我们去年十月栽的,现在需要给它们除草,明年就能收获了。”工作人员向实践团介绍到。随后,实践团来到了产品陈列室,品尝了新鲜甜百合,学习了百合片、川贝母片的加工过程。
参观完毕,实践团就阿吼村的未来发展与王小兵书记进行了深入交流。有组员提出,阿吼村的旅游业是否有可能作为一种财政收入,但这极其受交通、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制约。也有组员论及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王小兵书记坦言,他虽然是彝族,但刚驻村时也是不会说彝语的,文化传承任重而道远。
乡村振兴,振的是产业,兴的是人文,这种人的变化不能通过建了多少高楼,修了多少新路来描述,但当你与他们面对面,他们的精气神会告诉你,他们的生活在变好,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正是实践团这一路所经历的风景,所调研的成果。
“百年好合,一网情深”一段镌刻于种植园的标语,讲述了扶贫干部与彝族同胞共创佳绩的奔赴。“青矜之志,履践致远”实践团的话语或许微小,意见或许稚嫩,但贵在行动。祝福明天的阿吼村会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