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将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处处育人,通过在教学中潜移默化,让学生全面发展。人教版部编教材初中语文,每个单元设定了主题,所选文章都体现了育人的目的。作为初中语文一线的老师,要多研究教材引领的方向,吃透教材,让学生体会诚信教育、热爱生命、爱国主义和责任感等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 诚信教育 热爱生命 爱国主义 德育渗透
一、 教材中渗透诚信教育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青少年需要进行诚信教育。七年级上册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通过对话的形式,记叙了陈元芳与父亲朋友之间的争论,目的在于告诉学生做人要讲求诚信。学习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谈谈诚信这一话题,让学生真正理解诚信的内涵。教材的单元导读中,有专栏关于讲诚信故事、开展诚信主题班会和写诚信相关作文等都体现了诚信教育。新时代的青年,要培养他们的诚信品质,让诚信永驻青少年的内心。
二、热爱生命教育
如人教部编版七年级朱自清的《春》,通过对春之五图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的景象,传达了对生命力的讴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描写了紫藤萝花衰败后再次重开的盛况,开得那么茂盛的紫藤萝吸引了作者的眼球,让作者倍感心安,领悟到了生命的永恒。紫藤罗花可以衰败后重开,我们人又何尝不可以从头再来,要对生命充满热爱。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写写紫藤罗花带给自己的感悟。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
三、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对初中学生的培养尤为重要。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自己有了对社会的认知,但还需要老师积极正面的引导。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尤其要关注孩子的思想教育,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渗透中华民族历史以及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饱含爱国主义情怀的文章讲述,帮助学生树立起热爱祖国的思想,做新时代的爱国主义青年。
(一)现代诗歌中彰显爱国情怀
诗言情,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篇目《黄河颂》,歌颂了黄河,黄河又死我们的母亲河,也就是歌颂了祖国。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正因为有了黄河精神,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篇课文激励当代青年要有着和黄河一样的自强不息的精神,砥砺前行。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设计让学生多读,并且要读书黄河气势磅礴,读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如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篇目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诗人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唱出了对祖国的一片赤诚。让身处在和平年代的新时代青年领略到了在特殊年代里奋进的爱国力量。又如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行文反复呼喊,唱出了对祖国的深情,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领悟爱国真情。
(二)散文中彰显爱国情怀
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讲述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求学经历,在求学的过程中,他逐步了解到国民思想的怯懦,经历了匿名性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为了解救国民的思想,决定从事文化事业,打算从思想上去拯救国民。教师在课堂建构中,需要让学生从鲁迅身上体会到爱国主义的情怀。新时代青少年要志存高远,要有家国情怀。
(三)古诗中彰显爱国情怀
如人教部编版九年级《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又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作者狱中诀别,写下了视死如归的绝命诗,这是何等的英雄气魄,从容面对死亡,洋溢着爱国主义情感。老师在教学过程可以结合历史背景联系诗歌内容来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去体会文天祥的爱国情怀。另外教材中杜甫的《春望》一诗中,叙述了眼前所见国家一片衰败的景象,让诗人心系国家,可又触景生情,自己又漂泊在外,流露出来因战事自己有家不能回的悲情,只能徒增白发,忧国思家之情难于言表。学习这首诗歌,可以让学生模拟杜甫当时的情态,让学生在模拟中体会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四、责任感教育
作为新时代青少年,要有责任担当。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作为老师要培养学生责任感,要让学生有担当意识。如人教版初中语文篇目《植树的牧羊人》这篇课文展现了牧羊人的担当责任精神,牧羊人如此,当代青年更应该如此,时代在变化,但精神实质没有发生变化,让学生体会这种责任担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要树立责任意识,鼓励学生要有责任有担当,做新时代敢为青年。
综上所述,诚信教育、热爱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责任担当等教育,在教材中都有所体现。教材中德育的引领作用作为教师不可以忽略,要在教学设计中,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参考文献:
[1]丁淑娟.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5).
[2]马来善.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语文,2004(11).
[3]刘明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语文园地,2004(17).
(宣汉县大成镇三桥中心校 金向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