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成都报道

@成都人,生活垃圾分类真的来了

时间:2021-02-25 08:46:56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蒲娇 李霞 实习记者 杨静耕

  成都目标

  到2022年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更加完善,社会参与氛围更加浓厚,分类投放准确率不断提升,居民小区分类实效达标验收合格率达70%以上,垃圾分类产业逐步壮大,焚烧处置能力达2.12万吨/日,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达2000吨/日,形成厨余垃圾“集中规模化+分布小型化”处理模式。

  到2025年

  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形成全民自觉分类的良好氛围,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显著提升,垃圾分类产业链更加完备,建立“统筹城乡、全民参与、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生活垃圾分类成都模式。

  再过几天,《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下称《条例》)3月1日起就要正式实施。按照《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都生活垃圾分四类分别投放,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从《条例》的颁布到正式实施的这半年里,成都为垃圾分类做了不少努力和准备工作。同时,一系列政策和配套法规紧锣密鼓出台,正在加快成都迈向垃圾分类法治化轨道的步伐。

  成都某小区内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

  垃圾分类,试点进展如何?

  已累计覆盖居民571.8万户,覆盖率达90%

  作为全国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成都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法规、政策、标准、工作及设施“五大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全社会参与、成建制推进、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生活垃圾分类成都模式,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以地方法规形式

  强化“减量和分类”要求

  2020年10月9日,颁布《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强化生活垃圾管理“减量和分类”要求,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清扫、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和处理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及具体规定,创新提出“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思路,并将垃圾分类生态补偿、总量控制、信用管理等写入《条例》。

  2021年3月1日,《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业内人士表示,《条例》的实施意味着垃圾分类从倡导行为转变为个人的责任,成都将正式进入垃圾分类全面法治化推进阶段。

  以街道为单位

  成建制整体推进垃圾分类

  2020年,成都以街道为单位,“整体实施、成片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形成从前端投放到末端处理的完整链条。截至目前,成都已形成肖家河街道生活垃圾分类体系等示范标杆,评选出126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成都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展规划(2020-2025)、有害垃圾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厨余垃圾分布式处理工作方案……一系列政策紧锣密鼓出台。1月22日,成都再出新政——《关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助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公布。

  紧盯“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个类别,成都谋划推动厨余垃圾处置、农贸市场果蔬垃圾资源化利用、大件垃圾处置、园林绿化垃圾单独处置、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六篇文章”。

  环保发电厂增至9个

  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成都积极探索形成好氧制肥、厌氧产沼、昆虫养殖、联合生物发酵、生化水解、家庭酵素生产、油水分离后焚烧等7种厨余垃圾处理方式,为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提供路径选择。大力推进厨余垃圾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深化厨余垃圾“集中规模化+分布小型化”设施布局;另一方面,成都还强化就地处理设施建设和社会处理单位一起管理的共治模式,让商业综合体、酒店、机关、居民小区都成为参与者。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设施4个、分布式就地处理设施34个,基本形成“集中规模化+分布小型化”处理模式。

  大力实施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补短板行动,持续提升生活垃圾现代化处置能力,形成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置链条。全市环保发电厂增加至9座,焚烧处置能力达1.58万吨/日,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此外,成都还建成大件垃圾拆解设施30个,有害垃圾暂存点19个,再生资源社区回收站(点)2000余个,可回收物分拣设施35个,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分类处理系统基本建成。

  借力“星力量”

  营造垃圾分类人人参与氛围

  从开展垃圾分类“四进”活动,到倡导光盘行动,生活垃圾分类越来越走进每个人的心中,获得了老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截至2020年底,成都生活垃圾分类累计覆盖居民571.8万余户,覆盖率达90%,同比增长50%以上,党政机关、学校、医疗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均实现全覆盖。

  据了解,成都将每年8月11日作为“光盘行动”宣传日,以固定日期的形式发动全民参与“光盘行动”,逐渐形成常态化宣传动员机制,推动将“光盘行动”从万人口号转变为大众行为习惯。聘请张靓颖为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大使,借力“星力量”,倡导绿色文明生活垃圾方式,带动公众关注垃圾分类、参与垃圾分类,助力营造“垃圾分类人人知晓,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社会新风尚。街道以社区为单位,通过“坝坝会”“游园会”等形式,开展知识宣讲或现场引导活动,不断调动居民的积极性。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垃圾分类教育示范基地29个,引进垃圾分类相关企业70余家,1519家党政机关、3780个学校、875个医疗机构、125个商业综合体生活垃圾分类均实现100%全覆盖。

  垃圾分类,成都有何举措?

  正确投放的市民、家庭或将获得积分奖励

  今年1月,成都出台《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助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成都提出,按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思路,通过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运输、分类利用、分类处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新风尚,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前端减量

  成都引导生产企业简化包装,快递、电商等企业使用电子运单和可循环利用包装等;倡导住宿、旅游、餐饮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配送服务中使用环保材料;加大“限塑令”执行力度,鼓励净菜和洁净农副产品进城。鼓励餐饮企业和单位安装油水渣分离装置,推进前端减量。

  分类投放

  成都鼓励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奖励机制,推动建立“绿色账户”等,给予正确投放的市民、家庭积分奖励;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激励办法,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激励专项补助资金,对生活垃圾分类和综合利用成效显著的个人、家庭、单位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逐步将公共机构、在蓉企业生活垃圾分类情况纳入信用管理,激励全社会主动参与。

  分类收运

  推进建成区分类收集容器建设改造,在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商业综合体等新建、改造中,同步规划建设分类投放、收集设施设备,统一规范收集容器颜色和图文标志,鼓励采取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楼层撤桶、设置智能投放箱及厨余垃圾滤出水分投放、以桶换桶收集等方式,提高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分类投放比例。

  在分类收运上,严禁将工业废物、农业废物、医疗废物、园林绿化垃圾、建筑垃圾等混入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严禁生活垃圾运输企业“混装混运”。

  分类处置

  在分类处置上,推进生活垃圾综合处置中心、大件垃圾拆解中心、厨余垃圾综合利用处置中心和集回收、分拣、中转、就地处置等功能为一体的“静脉家园”建设;依托成都长安静脉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集垃圾焚烧发电、填埋废气利用、固废协同处理、再生资源利用于一体,集约高效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依托总部经济集聚区,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再生资源企业总部聚集区;依托中国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园,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打造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生产加工基地。

  注意了!

  这些垃圾容易分错类

  按照《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都生活垃圾分四类,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了解了四类垃圾的具体属性,但还是有很多容易分错的垃圾。

  ❶ 熬汤的大棒骨 很多人会认为是厨余垃圾,但事实上,大棒骨因为“难腐蚀”被列入“其他垃圾”。类似的还有筒子骨、牛骨头、坚果壳等。

  ❷ 纸类 不全部是可回收物,比如卫生纸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纸张”。以及照片、明信片、复写纸、铝箔纸(如口香糖包装纸)、玻璃纸(如糖果纸、部分包装纸)等,都有复杂的成分存在,属于其他垃圾。

  ❸ 用过的塑料袋 多数都是受污染、不可降解的,所以用过的塑料垃圾属于其他垃圾。

  专家观点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教授陈海滨:

  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习惯

  在认真了解《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后,陈海滨说,条例中提到的以“街镇”为单位推行垃圾分类,覆盖到了绝大多数机构和单位,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到了实处。

  陈海滨说,生活垃圾四分法是绝大多数地区、城市的基本分类标准,但条例进一步明确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活垃圾特性等予以调整。“比如居住小区里,有害垃圾不到1%,没必要与其他三类等比例设置垃圾桶,而可回收物有专门的交售渠道收运,故大部分点位可以只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投放容器。”

  再比如,农村的易腐有机垃圾可以就地消纳处理,这些在条例中都有体现。拿厨余垃圾来说,“农村相对于城市,居住较为分散,如果都追求集中处理,收运成本太高。”陈海滨说,集约化、规模化在通常情况下行得通。但是,特定条件下小型化、就地简易处理也是好方法。

  此外,厨余垃圾的分类处理尤为重要。“厨余垃圾产生量最大,占生活垃圾总量的一半左右,占居民区垃圾总量的70%左右。同时,真正脏臭的垃圾是厨余垃圾,需要密闭处置。”

  “在垃圾分类的各环节中,前端分类投放和末端分类处理则是当前的重点与难点。”陈海滨表示,由于居民个体认识与行为很难统一,导致前端分类投放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他认为,以党员干部为主的公务员和青少年这两大类群体必须发挥先锋队作用,才能缩短这个过程。“从小就培养孩子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与习惯,当这些孩子逐渐长大,他们将去影响带动更多人乃至全社会。末端垃圾处理设施设备需要大量、集中地投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浏览量:  责任编辑:范雨洁  
点赞
首页
首页
推荐资讯
成都2022年新生儿爆款名字出炉
成都2022年新生儿爆款
成都将继续提供免费核酸检测服务
成都将继续提供免费核
成都公安通告:拒绝接受疫情防控措施将承担这些法律责任
成都公安通告:拒绝接受
@初三毕业生,这批征集志愿请关注!
@初三毕业生,这批征集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5019259号-6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19〕5499-446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常年法律顾问:四川凡高律师事务所 林小明 13608177936


[向上]